聖地之友 – 二月通訊 – 再出埃及之旅 (February 2025)
各位聖地團友,
主內平安!
上次來埃及已是28年前了!
提起埃及,一般人第一時間想起的可能是金字塔、獅身人面像、木乃伊、圖坦卡門面具等;而獅身人面像可說是古埃及文明的代名詞,它座落在卡夫拉金字塔的正前方。
基督徒想起的可能是摩西的生平、出埃及的事蹟、又或是幼年耶穌逃難的記述,甚至想親身尋找這些事蹟的足跡!
再次踏足埃及,以上提及的當然想再看看,但今次觸動眼球與心靈的,卻是大埃及博物館 (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)(簡稱GEM),也稱吉蕯博物館(Giza Museum)。
大埃及博物館的正門,三角牆壁上的是古埃及文,刻了古埃及歷代王朝法老的名字。留意牆上有一小方洞,不妨猜猜有何用途?
GEM是全世界最大的單一考古文化博物館,座落於開羅周邊的吉蕯,離吉蕯金字塔區只幾分鐘車程。GEM 於2024年10月16日才正式開幕,全館主要有12個展廳,數以萬計的歴史文物,按埃及的四個時代,展示每個時代的社會面貌、王權朝代及宗教信仰。根據導遊所言,其實GEM現時仍只算是局部開放,因為很多展品仍未上架,包括圖坦卡門的黃金面具!據說2025年6月會再有大型開幕典禮。
在進入展覽廳前,從大片的落地玻璃窗看出去,就是古夫金字塔。
以往有學者說,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件是杜撰的,因為二百萬人離開埃及、十災等重大事蹟,在考古文物中並未發現有力的證據,在相關時代的方尖碑 (Obelisk)也沒有提及。其實竪立方尖碑的其一目的,是對太陽神的敬奉、是對法老歌功頌德,既然如此,埃及人又怎會把戰敗於耶和華神的事蹟刻在其上呢?
竪立於大埃及博物館正門,屬拉美西斯二世 (Ramesses II) 的尖石碑,據資料顯示是首個懸空設計的尖石碑。其目的何在?實甚具心思,答案請自行探索。
隨著更多的考古文物品的研究,如安娜斯塔西莎草紙第六號 (Papyrus Anastasia VI),以色列人出埃及事蹟的證據越來越多,並同時更能確定在哪一個時期發生。
一般來說,出埃及時期可簡單分為「早期說」(約BC1446) 和「晚期說」(約BC1235)。若「早期說」成立,摩西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之時正是18王朝,其時的法老可能是圖特摩斯三世 (Thutmose III) 或 阿蒙霍特普二世 (Amenhotep II);若「晚期說」成立,摩西面對的法老便是19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 (Ramesses II) 。
展館中豎立了拉美西斯二世 (Ramesses II)雕像,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建造的積貨城「蘭塞」(Rameses),這城的名字便是由他而來。
若對以上討論有興趣,不妨再想想約瑟是哪個王朝的宰相?哪位法老的女兒膽敢挑戰王權,違命收留嬰孩摩西,讓摩西成為「埃及王子」?透過在GEM觀賞歷代考古文物,定能啟發你對出埃及的思考;透過䦧讀歷史文獻,相信你會找到你對出埃及的答案!
再去埃及,定能讓你更體會聖經的真確性!
Tim
捐獻同行方式:
🉑 Apple Pay / Master / Visa: https://ccl.check.plus 選經常費
🉑 PayMe: https://bit.ly/paymeccl
🉑 轉數快 FPS: 0870428
🉑 轉帳匯豐「018-2-104174」福音證主協會有限公司
🉑 劃線支票,抬頭請寫「福音證主協會有限公司」或“Christian Communications Limited”
地址:新界荃灣沙咀道52A號皇廷廣場19樓
🙇🏻若需奉獻收據,請將 過數存根+抬頭+電話 寄回
➡WhatsApp (852) 5440 6617 或 📧 ccdonate@ccl.org.h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