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音的不同演繹
〈福音的不同演繹〉
教會在世界的工作有很多不同的面貌,傳揚福音的途徑也很多,並不限於辦短宣、佈道會之類。而且,只要我們細心觀看,這些工作的痕跡其實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。
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救恩堂於1852年創立,由瑞士巴色差會宣教士韓山明牧師(Rev. Theodore Hamberg)成立,前身是香港首家客語教會「客家聖會」。1861年黎力基牧師(Rev. Rudolf Lechler)在西營盤救恩堂現址地段興建「四角樓」,並於1862年招收教友、施洗及選立長老。
韓山明牧師(Rev. Theodore Hamberg)
1861年黎力基牧師攜同夫人重返香港,黎師母創辦女校「巴色義學」,救恩堂因而成為客語教會推動女子教育的發祥地。
救恩堂堂董會於1946年議決興辦小學,並命名為救恩學校,其後再開辦中學。1950年,救恩學校校董會成立,同年8月正式開辦英文下午中學,學生人數激增,校董會將已變為住宅的舊巴色義學舊址改建為新校舍。1954年再度擴充校舍,新校於1958年4月10日揭幕。
1992年救恩堂與麗新集團簽署重建校舍合作協議,9月初將中、小學全部遷出;將中學救恩書院遷往大埔,而小學則暫借中環潮人生命堂校舍上課,直到1995年新校舍落成才於9月正式遷回,並重開停辦多時的幼稚園。1999年8月中,教育署接納救恩堂申請於粉嶺籌辦中學,命名為粉嶺救恩書院。
由救恩堂和救恩書院的關係和發展,我們可以見到教會在世上的工作不斷在轉變更新,從教會到學校,又從小學慢慢擴展至中學和幼稚園,從西營盤延伸至粉嶺。這些改變都提醒我們,今天教會的工作仍然會不斷改變,而且唯有不斷改變才能夠適應社會。
「在過去幾十年間,教會使命的範圍不斷在擴闊,宣教一詞的定義漸趨多元化。一個簡單的傳福音和建立教會的方式,已不足以回應社會的訴求,教會在世俗文化的環境下,需要在不同的範疇上修正自己的定位。教會在實踐使命時要採用不同的典範模式,來演繹福音在不同處境下的意義。」(《教會在世》,40頁)
延伸閱讀:《教會在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