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8 月
親愛的聖地團友,主內平安! 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到,聖經中提到不少人物與事蹟都是在山上發生的,其中有一些山在以色列,例如:橄欖山、聖殿山、錫安山、他泊山、以巴路山等……但有兩座我很喜歡的山,卻是在埃及和約旦。跟這兩座山有密切關係的人物,是一位我們很熟悉的聖經中的偉大領袖——摩西。 你猜到是哪兩座山嗎?是的,就是西乃山和尼波山。 為何我特別喜歡這兩座山?原因是它們在我回看自己的人生時,給我很好的提醒! 西乃山又名何烈山,位於埃及西奈半島曠野,高2,285公尺。這山是摩西接受上帝所頒十誡的地方(出埃及記十九至二十章),也是以色列民製造和敬拜金牛犢的地方(出埃及記三十二章)。 今天我們可以登上西乃山看日出,這體驗是不少弟兄姊妹感到最深刻的環節。登山的團友需要在凌晨時分出發,在漆黑的曠野中,可以選擇騎駱駝或步行登山,不過大部分團友都會選擇騎駱駝,因為可以安坐在駱駝上觀賞漫天星宿,默想神創造的偉大。 這山提醒我,摩西終其一生的召命,是要帶領以色列民離開埃及地,途經西乃山領受上帝的誡命。他作為上帝與以色列民的中間人,為以色列民接受了歷史性的律法約章,使他們不致偏離上帝;而這誡命傳至今天,你和我在上帝的慈繩愛索中被提醒,要繼續緊緊地跟隨祂。 西乃山頂日出 西乃山頂駱駝站 另一座是尼波山,位於約旦境內摩押地,高約800公尺,離開首都安曼約一小時車程。這小山崗位處死海東北的亞巴琳山脊,距離約旦河和以色列邊界不遠。聖經提及摩西的生命終結於尼波山(申命記三十四章)。 今天乘旅遊巴可以直達尼波山的門口,不需要爬山。團友可以在這裡遠眺上帝給以色列民的應許地。申命記三十四章1至4節:「摩西從摩押平原登尼波山,上了那與耶利哥相對的毗斯迦山頂。耶和華把基列全地直到但,拿弗他利全地,以法蓮、瑪拿西的地,猶大全地直到西海,南地和棕樹城耶利哥的平原,直到瑣珥,都指給他看。耶和華對他說:『這就是我向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起誓應許之地,說:「我必將這地賜給你的後裔。」現在我使你眼睛看見了,你卻不得過那邊去。』」 這山提醒我,最偉大的領袖都有生命完結的一天,而摩西終其一生順服地完成了上帝給他的召命,把以色列民帶離埃及,至於帶領他們進入迦南地這責任,則交由約書亞去完成。約書亞同樣帶著上帝的召命,帶領新一代以色列民在迦南地展開新生活。 從尼波山看到死海在左手邊 尼波山遙望耶利哥城 (前面綠色範圍) 今天我們都會聽到很多有關傳承的課題,我覺得摩西順服地交棒,以及約書亞謙卑地接棒,都是我們要好好學習的榜樣。 願意你也能親身體驗西乃山及尼波山所蘊含的深刻信息,再思上帝的誡命及召命! 以馬內利! Rosanna read more
016 月
親愛的聖地之友, 主內平安! 以巴衝突的問題自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把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後,再次成為衝突焦點。在信徒群體,這次的討論多了一個焦點—基督教錫安主義。 (閱讀全文...) read more
012 月
各位團友, 新年進步,願你在新的一年,與神更親近。 (閱讀全文...) read more
245 月
邀請你參加 2017年8 月 暑期「聖地」之旅:埃及西乃山、約旦、以色列(十二天聖地遊) read more
087 月
各位親愛聖地團友, 主內平安! 很抱歉!6月份通訊遲了,因我高估了自己能力,以為可一邊帶團一邊寫通訊,結果是功力未夠,不能一心二用!加上回程當日因惡劣天氣航班取消,延遲了兩天回港,所以通訊要一拖再拖! (閱讀全文...) read more
181 月
時間,倒回19XX年。 仍是荳芽的筆者,初信主,對聖經、對基督信仰懞懂未熟,到教會崇拜、團契生活,猶如例行公事,跟神只是點頭之交,雖然明知祂無處不在,萬有全能,但總感覺祂是遙不可及,而逢暑假,教會每聽到弟兄姊妹說要到以色列,更覺難以置信。 (閱讀全文...) read more
299 月
第一次踏足聖地已是十五年前了!那時我就讀的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有一位研究考古的教授,他帶領我和一班同學去以色列參予考古工作,使我從石頭廢墟中看到古以色列人的生活與挑戰,聖經的事蹟隨即立體起來。 (閱讀全文...) read more
1510 月
筆者在執筆這篇文章之際,剛剛渡過了猶太新年。踏進猶太曆法的5777年,祝賀各位新年快樂! 隨著猶太新年的到來,猶太人就要準備接下來的兩個節期:九天後的「贖罪日」和十四天後的「住棚節」。 大家都應該記得利未記23章33-43節論到猶太人當守「住棚節」, "耶和華對摩西說:你曉諭以色列人說:這七月十五日是住棚節,要在耶和華面前守這節七日。第一日當有聖會,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做。七日內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。第八日當守聖會,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。這是嚴肅會,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做。 (閱讀全文...) read more
034 月
親愛的弟兄姊妹,平安! 如無意外,這封「聖地之友」通訊發出之時,正是復活節期間,我正身在埃及準備「過紅海」到昔日稱為「以旬.迦別」的港口。以色列人出埃及,在曠野路上兜兜轉轉四十年,申命記曾記述他們在今日約旦境內的流浪路程,其中提到: 「於是,我們經過我們弟兄以掃子孫所住的西珥,從亞拉巴的路,經過以拉他、以旬.迦別,轉向摩押曠野的路去。」(申二8,和修本) 西珥(Seir)就是今日皮特拉(Petra)與華廸倫(Wadi Rum)一帶的山脈,那是以紅色沙土聞名的以東地。亞拉巴(Arabah)的路,就是約旦河水流入死海(亞拉巴海)之前的一帶河谷。而以拉他(Eliat)與以旬.迦別(Ezion-geber)就是今日以色列最南部的港口,同時也是約旦亞卡巴(Aqaba)這港灣。 只是一節聖經經文,便帶出了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的幅員,由約旦河到死海,再到紅海的邊緣,有高山有低谷,有內陸湖有大海,有沙漠又有綠洲。曾到訪上述地區的團友,應該不會忘記那種乾旱、高溫、悶熱,還有漫長車途只見石頭不見一人的景象。不少時候,我們更是一落機便帶著疲憊的精神狀態,從約旦首都安曼坐車三小時直奔南部的皮特拉。不算很辛苦,但也不見得很舒服。 皮特拉 回想三千多年前在此流浪的以色列民,他們的經歷其實可以很可怕。 不少聖經學者都認為,「出埃及的經驗」代表著群體甚至是個人的信仰經驗。在埃及作奴隸,靠自己的努力但不一定能過上好日子;到了迦南地便倚靠神,祂會供應我們日常所需。而期間的曠野經驗,就是人承受不順服與叛逆所帶來的教訓,同時在這荒涼之地經歷信心的考驗,更認識生命,更認識上主。當我們學會不再靠自己,單單仰望上主,我們才預備好進入迦南地。 我們今日已在迦南地?還是仍在曠野流浪?又或仍留在為奴之地?這是我這次行程與團友一起思考的課題,若你想知道更多這次出埃及旅程的片段,以及相關的教導,請緊貼聖地考察事工的Facebook及IG。 你的弟兄, Otto read more
034 月
各位弟兄姊妹,復活節快樂! 脫下口罩,算是復常了嗎?復常的意思是期待回復過去一樣,還是在新的常態下回復生活的動力? 三月份是「證主」新年度的開始,這半年我們進入了新狀態:九月份開始新總幹事繼任,同時開始新工作模式,一月聖地團重新出發,三月份新架構生效。對我們來說,算是新生活的開始。 上一次離境是2020年的一月,整整三年後的一月以「教牧長執聖地退修之旅」再出發,實在感恩。出發前,多數人關心的是會否被感染,但過了兩天大家都開始習慣不用載口罩出門,之後更在拿撒勒街頭品嚐當地特色甜品了。 事隔三年,以色列有何不同?有些店鋪關了,也有些景點翻新了,如米吉多的模型換了新的,模型加投影,讓歷史變化更清晰。當然,承載著主耶穌足跡的土地依舊一樣,民族之間的多元與複雜並沒有因為疫情而改變。 米吉多模型 這次我們一起參加耶路撒冷舊城區一間基督教會聚會,我不是第一次在以色列參與當地教會崇拜,但卻是第一次遇上聖餐禮拜。能與當地信徒一起領聖餐,有歸主猶太人、阿拉伯人及來自不同國家的遊客一起領受主的身體和寶血,除了感恩,還有感動。 三年過去,自己再去以色列又有何不同?這三年與同工一起拍了一些聖經教導的影片,於是,行程手冊多了不少QR Code,讓團友可以用手機學習或重溫這些教導。由於這是退修之旅,我刻意減少了資訊量,較多自由空間讓團友感受聖地的氣息,以及享受個人安靜時間。而我還有機會與團友一試來回八福山到加利利湖上落山跑了十公里,又圍繞耶路撒冷舊城跑了一圈,以另一個角度來感受聖地的氣息。跑過的路雖然有些崎嶇,但相比起主曾走過的路,還差很遠。 耶穌走過的汲淪谷 清晨圍城跑時在雅法門前留影 這段時間的以色列並不平靜。除了以巴零星衝突外,以色列政府想推出的法案也顯示了這國家在多元文化的政治張力。早前總理否缺了一項禁止改變信仰的法案,若此法例成功立法,在以色列向人傳教便是非法行為了。執筆之時,另一涉及削弱最高法院權力的法案因社會上的反對聲音而推遲表決。 這片上主選擇降生的土地,至今仍有種種不安。我們渴求平安,除了個人心靈的平安,我們更深願身處的城市得到平安。主提醒我們,人如何努力都不能得到真正的平安。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,我把我的平安賜給你們。我所賜給你們的,不像世人所賜的。你們心裏不要憂愁,也不要膽怯。(約十四27) 祂更明言,我們需要憑信心,以從上主而來的勇氣,去面對這紛亂的末世: 我對你們說了這些事,是要使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。在世上你們有苦難,但你們要有勇氣,我已經勝過世界。」(約十六33) 在這記念主為我們受苦、受死及復活的日子,願我們都得著從神而來的平安,並向世人分享甚麼才是真正的平安。 願你們都平安! Otto 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