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:ch}職場信徒肩頭重!{:}{:gb}領導由心的呼喚{:}
{:ch}◎ 採訪及整理:梁淑儀
雖然說一週工作46小時,在香港是很普遍,一些弟兄姊妹工作時數甚至超過80小時。但工作以外,這群在職信徒還參與教會事奉。我們不應視這不健康的文化為「正常」而漠視它的危險。
從「基督徒事奉及工作狀況調查2015」(註一)分析中,雖然教牧也面對近似的處境,但可能因為工作使命清晰而態度有所不同,因此職場使命的培育更須重視,藉以支援信徒領袖身心靈健康的發展。
這調查雖未能探討所有引致耗盡的因素,如個人性格、隊工狀況等,但有數點主要觀察:
‧ 整體上耗盡的情況不太差,但分組比較顯示,信徒的情況較壞,其中專業/商界和教會工作的差異較大。
‧ 工時長、工作滿足感低和耗盡有顯著關係。
‧ 信主年日和年齡皆與耗盡有關。
‧ 家庭背景亦有影響,單身較差。
‧ 個人理解社會及政治對堂會的影響和耗盡有關係。
現嘗試集中關心職場信徒的需要,分享一些教會能支援這群體的建議,互勉之。
工時長和滿足感低不是教會可控制,但加強對職場上弟兄姊妹的牧養、職場使命的教導和正面態度看工作,是可處理的。
1. 信徒在工作和教會服侍可能有張力,可倡議不以節目掛帥,即不以多參與事奉或多花時間在教會為「美」。樸素和簡約是目標,周年計劃應有清晰異象帶領,不是因循地安排活動。
2. 今天信徒的壓力和從前不同,因此門訓內容要與時並進,例如可加進情緒管理(EQ)等培育,不一定全是聖經神學靈修知識。
3. 在教會,弟兄往往缺乏情緒支援。如果讓他們參與事奉,而事奉崗位能配對正確,或者也可以成為防止耗盡的方向。
小結
教會更掌握職場信徒的需要,能有助減輕他們肩頭上的壓力,同時也能培育他們的職場使命和屬靈生命,讓他們在人生不同的場景中發揮影響力!
註一:
在2015年6至7月期間,「基督徒事奉及工作狀況調查2015」由福音證主協會和領導力培訓學院統籌,香港中文大學管理學系劉忠明博士負責主持,本會副總幹事(培訓)呂慶雄博士參與分析及發布。
調查目的:了解基督徒今天在教會及機構(全職事奉)或在職場中工作的狀況,以便設計更能針對教牧和信徒需要的培訓和支援。除了個人及堂會背景資料外,調查主要針對各人在工作上的耗盡情況並有關因素。{:}{:gb}◎ 呂慶雄副總幹事(培訓)
很多關於領導學或討論領袖課題的著作,都以〈誰是領袖?〉作為第一章,這就反映了一個事實,就如領導學學者Warren Bennis和Burt Nanus,研究過數以百計的領導學定義後斷言,其中不少定義是互相矛盾、互不妥協的,領導學這課題經過眾多研究後,仍是難以全面掌握的。1因此,我們可以理解,為何不同著作都要先為領導學下定義,以便更清晰地討論相關課題。本書也不例外,全書對領袖、領導、屬靈領導等用詞的定義如下:領袖與領導:領導是一個過程,由領袖帶領一群跟隨者,朝著同一目標與方向進發,為要完成使命。屬靈領導:是指透過神所預備的資源(恩賜、能力、物質、機遇),引領人認識神或更深認識神,發揮屬靈影響力及恩賜,活出神國的使命。見證,是要影響別人,讓他們認識神;門訓,是要影響信徒,讓他們成為門徒;領袖培育,是要影響門徒,讓他們成為導師。
本書將會按「領導六要」*這六個範疇,逐一討論不同的概念,結合管理及領導學理論,加上聖經與實際案例,反思如何具體地全面提升領導力。書名定為《領導由心》,反映了我們的信念:
「你要保守你心,勝過保守一切,因為生命的泉源由心發出。」(箴四23)
一個領袖的好與壞、能否持續發揮影響力,乃在於他的心。按照猶太人的用詞,心除了是身體的一部分之外,還包括靈魂、心思、知識、良心、情緒與感情等各方面。因此,領袖培育須先由心出發,一個人的生命素質怎樣,他的表現與影響力也怎樣。作為基督徒,不管你是承擔領導崗位的人,或是在朋友鄰舍中具影響力的「普通人」,你的心怎樣,你所發揮的影響力也怎樣。
簡而言之,本書的重點是要指出,基督徒在教會內外都需要發揮影響力,按著神的呼召活出使命。基督徒領袖就是引導者,要引導別人認識神及進深跟隨神。而領導則是這個引導的過程。
(本文撮自「證主」四十五周年紀念書《領導由心——成熟領袖的六個要素》
(Six Leadership Essentials)導言)
*「領導六要」:辨認呼召、品格建造、團隊領導、領導方略、持續得力、使命傳承,並不是成為領袖的六個程序或步驟,也不是成功的方程式,因為成為領袖是一個多變的成長過程,只有可供參考的法則卻沒有必然的步驟。屬靈領袖是由神的呼召開始,按照個人特質、學習進程及環境的影響而逐步邁向成熟。這六要是建立領袖的基石,缺一不可,能熟習六要的概念和靈活運用在自己的情境,才是正確的方向。
註釋
1.Warren G. Bennis and Burt Nanus, Leaders: The Strategies for Taking Charge (New York: Harper & Row, 1985), 4-20.{:}